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文章资讯 >>本章论《绝代双骄》的修辞艺术:古龙小说大全
此文节选自林保淳主编的《傲世鬼才1古龙》(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2月初版)。作者胡仲权,岭东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。本文由隆吾猬于2006年12月12日录入并整理上传,热血古龙(http://www.rxgl.net)首发于网络。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名!谢谢。
论《绝代双骄》的修辞艺术
胡仲权
一、前言
古龙的《绝代双骄》为其中期的代表作之一。据于志宏先生的《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》①的记录,此书出版于一九六七年,距其一九六○年创作出版的第一本小说《苍穹神剑》有七年的光阴,可说是其创作技巧趋于成熟的作品。一直以来,关于古龙小说中语言艺术的探讨不少,以修辞学角度切入者则鲜见。本文尝试以《绝代双骄》为对象,析论其在修辞格运用上的艺术效果及特色。
二、夸张铺饰以惊悚情志、鲜明印象
夸饰的修辞方法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,就表达者而言,透过夸饰的方法,足以惊悚读者的情志,满足其好奇的心理需求。就接受者而言,夸饰的修辞方法,能使读者的记忆受到较强的刺激而产生鲜明的印象,表达接受之间,所欲表达之情志或印象,得以鲜活突出。《绝代双骄》全书一开始便运用了夸饰的技巧,使读者立刻被其惊悚情志的语言吸引,而留下对江枫及燕南天两个人物的鲜明印象:
江湖中有耳朵的人,绝无一人没有听见过“玉郎”江枫,和燕南天这两人的名字;江湖中有眼睛的人,也绝无一人不想瞧瞧江枫的绝世风采,和燕南天的绝代神剑。只因为任何人都知道,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微微一笑,也绝没有一个英雄能抵挡燕南天的轻轻一剑!任何人都相信,燕南天的古龙武侠小说剑,非但能在百万军中取主帅之首级,也能将一根头发分成两根;而江枫的笑,却可令少女的心粉碎。
此段文字,首先运用数量的夸饰方法,以全盘否定再否定的方法,极言全天下的江湖人皆听闻江枫和燕南天的名声,也都想一睹江枫的风采和燕南天的剑术,接着分用数量夸饰之方法,说世上的少女皆挡不住江枫的笑,人间的英雄均抵抗不了燕南天的剑;再来则以物象夸饰的手法,指出燕南天的剑可于百万军队攻杀的战场上夺取元帅的首级,能细致地剖分头发,最后以人情夸饰的技巧,铺叙江枫的笑能令少女皆心碎。
整段文字,连用不同的夸饰手法,令读者开卷即陷入惊悚的文字之中,情志起伏震荡,形象鲜活,既达到令读者“爱奇闻诡而惊听”的效果,更令人读来对二人印象深刻,颇具开卷震场之效果。《绝代双骄》中运用夸饰的技巧颇多,如为凸显黑蜘蛛的狂傲和自负,透过他的冷笑说:
我若存心要跟住一个人,就算跟上一辈子,那人也不会知道。我若不愿被人瞧见,当今天下,又有谁能够瞧见我的影子?
此处透过时间的夸饰与空间、数量之夸饰,凸显出黑蜘蛛这个角色在隐藏自己行迹上的自负,同时也点染出其狂傲之鲜活形象,令人印象深刻。又如小鱼儿对自己吃撑肚子的自嘲:
小鱼儿这才笑了笑道:“我肚子都快撑破,连一只蚂蚁都吞不下了。”
此处以空间缩小的夸饰法,形容肚子吃撑了,能容下的空间极为有限,一只蚂蚁都吞不下的夸饰,设想别出心裁,令人惊悚之余,别饶情趣而印象鲜明。
三、巧设譬喻而灵动画面、塑造情境
譬喻的修辞方法,能使抽象的画面具体化,使其灵动活泼,更可引发丰富的联想,使作者有效地塑造其所欲传释的情境。《绝对双骄》之中,古龙常巧设各类型之譬喻,不仅使其所欲表达的情境,适时地塑造出来,更透过譬喻之相似联想功想,灵活生动地摹绘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,如:在描写小仙女张菁的倩丽模样的时候:
她缓缓抬起了手,姿势也是这么轻柔而美丽,就像是多情的仙子,在星光下向世人散播着欢乐与幸福。
此处以明确的手法,籍古龙小说全集星光下向世人散播欢乐和幸福的多情仙子,譬况小仙女张菁轻柔而美丽的抬手姿态,极为细腻而维妙维肖的捕捉住其倩女的形象,使人读来沉醉于一股轻缓柔美的情境之中。又如在描述碧蛇神君的神态时说:
他又瘦又长的身子,弯弯曲曲地藏在枝桠间,全身像是没有骨头;那双又细又小的眼睛瞪着小鱼儿,活脱脱就像是条蛇,毒蛇。
整段文字运用明喻的手法,以没有骨头及毒蛇之眼,形容碧蛇神君弯曲瘦长的身形,以及细小的眼睛,使人笼罩于一股冷酷而邪毒的情境之中,准确地捕捉住碧蛇神君如毒蛇般的邪恶形象。又如形容苏樱的镇定时说,
谁知“这丫头”的身子虽比春天的桃花还单薄,神经却坚韧得像是雪地里的老竹子。
此处地雪地里的老竹子,譬喻苏樱遇事不忙不乱的镇定神情,颇为传神。又如江枫咬牙对移花宫怜星宫主描绘述邀月宫主时说:
你姐姐根本不是人,她是一团火,一块冰,一柄剑,她甚至可说是鬼,是神,但绝不是人。
此处同时运用了博喻及隐喻的方法,以火、冰、剑、鬼、神等喻依,譬况邀月宫主高高在上,犀利而忽冷忽热,阴晴不定的性格形象,同时暗指其缺乏人性的人格缺陷,形象逼真而画面鲜活灵动,准确地塑造出江枫当下怨忿的情境。同样的情境也出现在对邀月宫主语声的譬喻上:
这话声是那么灵动、飘渺,不可捉摸,这语声是那么冷漠、无情,令人战慓,却又是那么清柔、娇美,慑人魂魄。
连用三个隐喻及博喻,从不同的面向广博地譬况邀月宫主的语声,将脱尘、恐惧,以及动人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境呈现出来,整个语声架构的抽象画面,被具体灵活生动的彰显出来,令人印象深刻。
四、连续设问以跌宕文势、暗蓄余韵
设问的修辞方法,透过刻意设计问句的形式,以吸引读者的注意,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就文义的行进而言,设问的方式,形成反思而造成文义的顿挫现象,运用连续设问的方法,可使文义周折于扬行与顿挫之间,形成波澜起伏而跌宕有力的语势。
问句本可激发读者的疑惑,逗引悬念,连续设问的方法,可引发读者一连串的悬古龙小说全集阅读念与疑惑,使文义在悬疑的氛围之中饱含张力,暗蓄无穷的余韵。
古龙善于运用连续设问的方式以跌宕文势,暗蓄余韵,《绝代双骄》中此类的修辞方式屡见不鲜,如:
他充血的目光凝注花月奴,惨笑道:“救活我?……世上还有谁能救活我?你若死了,我还能活着么?……月奴,月奴,难道你直到此刻还不了解我?”
此段江枫的自言自语,以提问兼激问开端,第二句的激问作为第一句的回答,答案又在回答问题的反面,紧接着第三句以激问接续前二句的问题,再生新的问题,反诘而增加语势,最后以激问作结,问而不答,表面看似不满花月奴,却暗蓄两人相爱相知的深情。
整段文字以连续设问的方式,答中复问,问中反诘,语势波澜起伏,跌宕有力,而内蓄饱含张力的情韵,充分彰显出江枫面对妻儿及自身死亡威胁时,生死情爱纠葛的复杂心情。又如:
海红珠扑到江边,又痛哭起来,嘶声道:“你若不想见我,为什么要到这江边来?……你若想见我,为什么见了我又要走?为什么……为什么?”
此处叙述海红珠看到朝思暮想的小鱼儿,正激动高兴之际,小鱼儿却纵身投江,错愕的自言自语,以激问开端,问中暗蓄回答问题的答案,第二句以激问接续,也是问中隐藏回答问题的答案,末二句则连用两个疑问句作结。
整段文字连续设问,问而不答却问中有答,逗引读者无限的悬念,语势跌宕起伏、波澜顿挫,将海红珠当下错愕复杂,惊喜交集的心绪,揭露得淋漓尽致②。又如小鱼儿看到铁心兰与花无缺坐在同一车厢里时,心突如绞痛的呼喊道:
我几时对她这么好的?我为何要为她痛苦?这不是活见鬼么?
此处连用三个疑问句,首句以对自我的疑问开端,二句自问而兼有回答首句之功能,三句接着自问也兼有回答前二句之功能,句中套句,答又兼问,语势跌宕而波澜起伏,抑扬顿挫之间,其内心曲折反复之心绪自然表露无疑。
五、善运映衬而对比鲜明、形象生动
映衬的修辞方法,透过对所观察之对象不同程度的冲突与刺激,使读者接受到对比鲜明而生动的形象。古龙善于运用映衬的修辞方法,使欲表达的对象对比鲜明而形象生动,《绝代双骄》此类的修辞手法如:
远处龟山巨大的山影朦胧,近处垂杨的枝条已枯萎。
此两句话中,一近一远;一巨大、一枯萎;一个影像模糊,一个形态清晰。透过对衬之映衬手法,使两个远近不同的物象对比鲜明而形象生动,令读者印象深刻。又如在描写小鱼儿与花无缺两人的武艺之时,前后有两段精彩的对衬描写。描写小鱼儿的时候说:
他手掌搭在梁上,身子有如秋枝上的枯叶般飘荡不定,由下面望上去,似乎随时都会跌落下来!
全段文字着眼于轻灵的动态。而描写花无缺时则说:
花无缺笔直凝立着的身形,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砥柱,不但自己屹立如山,也给了别人一份安定的感觉。
则着眼于凝立的静态,前后两段文字一动一静,一轻灵飘荡,一笔直凝立,透过对比映衬的手法,加深了读者对小鱼儿活泼好动,聪明灵活,以及花无缺稳健持重,成熟优雅之性格印象。又如:
这一天纵然对一生多姿多采的小鱼儿来说也是特别值得怀念的,就在这一天里,他经历到从来未有的伤心与失望,也经历到从来未有的兴奋与刺激,假如他以前始终还只是个孩子,这一天却使他完全成长起来。
此段文字运用了双衬的手法,形容小鱼儿这一天里难得的人生经历,一方面用代表负面情绪的伤心与失望,来说明这一天的不愉快经历,同时,另一方面又以代表正面情绪的兴奋与刺激,来诠说这一天的愉快经历,两组经验对比鲜明而形象生动,愈加彰显这一天的不平凡。又如花无缺与燕南天比剑场景的描写:
花无缺围着燕南天飞驰不歇,燕南天脚下却未移动方寸。花无缺剑如流水,燕南天却如中流之砥柱。
此处连用了两个对衬句段,先就动作摹写,以花无缺以燕南天为中心飞驰不歇的动,对比燕南天脚步未移方寸的静。再就剑法譬喻,以如流水灵动的花无缺剑法,对比如中流砥柱凝立的燕南天剑法,场景鲜活生动,令人印象鲜明。再如描写化身为铜先生的邀月宫主,瞧着小鱼儿熟睡脸孔时的目光:
冷漠的目光,也变得比火还热。
则是运用反衬的手法,以冷、热两种对比鲜明,极端相反的现象,集中而组合在一起,准确地摹写出邀月宫主当下爱恨交织矛盾复杂心绪的目光,形象生动而令人印象深刻。
12下一页